移動互聯網繼續前行,移動醫療的理想也逐漸照進現實。
當前,傳統醫療行業正面臨著日益增大的壓力。在發達國家,醫療支出在政府財政中的負擔日益加重,而由于醫療資源短缺、不平衡,公眾“看病難、看病貴”已經成為困擾發展中國家的頑疾。據統計,目前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有1.8億,占總人口比例為12.5%,已進入老齡化社會,且處于老齡社會邊緣。實現醫療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球醫療行業共同關注的話題。
有數據顯示,在美國有72%的醫生使用智能手機。有超過10000個移動醫療軟件,其中有6000個在iTunes上面。如果20%以上的醫生擁有iPad,移動醫療保健市場將在2012年至2014年增長22%左右。咨詢公司ParksAssociates的數據顯示,僅美國市場,與無線配件、應用等相關的移動醫療市場規模在2011年有望翻一番,達到13億美元。
據ITU(國際電信聯盟)等組織統計,目前約有64%的移動電話用戶都分布在發展中國家。而預計到2012年,所有邊遠地區的居民將有一半擁有移動通信設備。移動電話的普及,為使用移動技術支持醫療服務提供了關鍵的基礎。
衛生部信息辦副主任高燕婕近日表示,未來智能醫療可實現監護工作無線化,并大幅體現醫療資源高度共享,降低公眾醫療成本。依托現代信息化技術的醫療改革,對我國社會的進步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對于政府來說,可提升社會人口素質、加強公眾服務能力,減少“未富先老”帶來的壓力;對于公眾來說,可以獲得更廉價、更便捷的基礎醫療,享受到更完善的醫療保健服務;對于醫院來說,可以緩解“醫患矛盾”,減輕門診壓力;對于信息產業來說,可以拓寬應用范圍,更好地服務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
“好大夫”醫療網站已經推出了iPhone客戶端,供用戶免費下載和使用。該網站目前已經收入全國3100多家正規醫院、26萬余位大夫,通過手機可以檢索到包括所有常見疾病以及全國各地醫院、大夫的相關信息,患者可瀏覽檢索到當地醫院介紹、科室介紹等相關信息,也能查詢到大夫的簡歷、出診時間等,甚至可以查看患者對該醫生的打分評價。
電信企業也開始著手在“移動醫療”領域的布局。貴州省與中移動共建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信息管理系統,使全省1000萬農民真正實現“家門口就可以刷卡看病”的愿望;在廣東,手機客戶在12580預約掛號時,可用手機支付掛號費,在收到二維碼后,到醫院自助終端刷碼打印掛號憑證即可就診;在天津、江蘇等地,當地醫院與移動共建的“醫患通”平臺,整合了呼叫中心、視頻探視、移動診室等多種功能。
要實現移動醫療的全面啟動和發展,需要移動運營商、醫療設備制造商、芯片企業、應用開發商等整個產業鏈的共同努力,云端技術的應用就是其一。借助云端醫療技術,在各級醫院可以實現無線會診、影像診斷、診斷實驗設備、患者監控設備、便攜式醫療設備、PACS影像工作站、庫存管理設備、嵌入式服務器、電子病歷,社區診所的便攜式超聲波等移動醫療設備及家庭中的血糖檢測儀等家用保健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信息共享。
不過,盡管“移動醫療”在國內取得了一些可喜成果,但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在與國內現有醫療衛生系統協同的進一步緊密結合上,還面臨諸多困難。同時,政府、醫院、信息化提供商還沒有形成“合力”,影響了我國移動醫療應用的發展。由中國通信學會主辦的“2011中國移動醫療產業大會”定于8月12日在北京國賓酒店隆重召開,旨在促進移動醫療產業鏈的交流與溝通,共同探討移動醫療發展大計。
“2011中國移動醫療產業大會”從開始籌備以來受到了廣泛關注,眾多業界人士致電咨詢、踴躍報名。作為國內首個且唯一關注移動醫療產業的專題活動,目前已經得到了兩大主管部委的指導支持,有關分管領導將出席大會;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權威院士專家將蒞臨做重要發言,把脈移動醫療產業;而作為醫療信息化主力軍的電信運營商,將從集團公司戰略到地方運營實踐全面參與;同時組委會還免費邀請了全國百余所重點醫院、預防保健機構的IT負責人廣泛參與;諸多行業知名媒體對大會進行了關注和報道,還有門戶網站和行業門戶對大會作直播報道和微博互動,更多會議詳情請登陸大會官網。
原文出自【比特網】,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http://telecom.chinabyte.com/209/12115209.shtml